56年堅守讓雷鋒精神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 周 明 崔振波
3月的撫順市雷鋒紀念館,蒼松環繞,莊嚴肅穆。
每天都有數千名遊客來到這裏,紀念雷鋒、學習雷鋒精神,汲取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講述雷鋒故事,傳承弘揚雷鋒精神。56年間,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接待各地遊客7500萬人次,雷鋒精神從這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1965年,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正式開館,是全國建館最早、規模最大、展陳最豐富的雷鋒紀念館。
初建的紀念館佔地面積為5.67萬平方米。經過1969年、1992年、2002年、2014年的四次改擴建,目前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佔地面積達9.99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萬名觀眾。
原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館長張淑芬1976年到雷鋒紀念館工作,親歷了雷鋒紀念館兩次改擴建。“我剛參加工作時,雷鋒紀念館的園區綠化、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都和現在沒法比。”張淑芬回憶,當時的雷鋒紀念館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大,沒有多少草坪和樹木,1992年的改擴建使雷鋒紀念館的建築基本形成了目前的格局。2002年進行的第三次改擴建把整個望花公園合併進來,軟硬件設施得到極大提升。
經過4次改擴建。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展陳內容也不斷豐富,共展出照片402張、實物360件、藝術品29件、73塊文字板、82張報紙影印件、40份日記影印件以及大量的視頻資料。今年1月,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啓動了展陳昇級工程,更新完善了部分展陳的內容、場景,同時加強了燈光設置等,給遊客帶來更好的參觀體驗。
在辦好展陳的同時,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還主動走出去將雷鋒精神的種子廣播在祖國大地上。張淑芬説,從1998年開始,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開始“雷鋒精神永恆巡展”,拿出了很多珍貴展品,在全國巡展60多場。
之後,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又先後推出“永恆的豐碑——雷鋒精神專題展”“榜樣的力量——雷鋒精神國際公益海報展”,開展了“一帶一路·雷鋒同行”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新時代雷鋒精神公益宣講、巡展“五進”活動等,被譽為“雷鋒精神的播種機”“行進中的雷鋒精神宣講團”。先後在全國70多個城市舉辦雷鋒精神巡展宣講活動,接待觀眾200多萬人次。一個個深接地氣、廣聚人氣、充滿生氣的學雷鋒實踐活動蓬勃開展,秉承着雷鋒的精神,延續着雷鋒的足跡,傳揚着雷鋒的故事。
做雷鋒精神的傳播者,更要做雷鋒精神的踐行者。風雪夜為遠道而來的遊客開館講解;全館總動員尋找走失兒童;悉心照料突發疾病的遊客……多年來,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人用實際行動做雷鋒精神的解讀者和踐行者,全身心默默付出,潛移默化地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截至目前,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已相繼牽頭組建7支1500餘人的志願者服務隊,用實際行動傳承、弘揚雷鋒精神。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館長任廣友説,雷鋒精神是一座永放光芒的時代豐碑。今後,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雷鋒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動新時代學雷鋒活動往深裏做、往實裏走,為全國學雷鋒活動作出更大的貢獻。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